这些原创美文通过校园生活场景和自然意象,用明快诗意的语言展现童年纯真,文字流畅富有节奏,帮助小学生培养朗诵语感和表达能力。
一、操场边的梧桐树
清晨七点,阳光穿过宽大的梧桐叶,在操场红跑道上投下晃动的光斑。这是我们最爱的朗诵角落。看那梧桐树啊!灰褐色的树干粗壮有力,沟壑纵横的树皮像是岁月写下的密码。春末夏初的时候,浅黄的小花球在叶间探头探脑,像戴着绒帽的小精灵。最妙的是深秋,当风儿掠过校园,金色手掌般的叶子就簌簌合唱,为我们正在朗诵的《秋日私语》伴奏。
记得五年级朗诵比赛那天,我穿着白衬衫站在树荫下,怀里揣着刚脱稿的诗篇。手汗把稿纸浸得半透,抬头望见枝头的喜鹊窝,三只幼鸟正张开嫩黄的喙。梧桐枝随暖风摇摆,仿佛在说:"怕什么?念吧!"突然就平静下来,清脆的童音流淌出来,应和着叶片的沙沙声。每年毕业季,同学们就在树皮刻上纪念符号——六三班的小船,李明画的笑脸。梧桐树不说话,却记住了每个从这里发出的朗朗书声。
二、教室窗外的竹
靠着二楼窗台那排青竹,是从教学楼竣工那年种下的。起初只是些尖尖角,裹着褐麻色外衣,像被冻醒的小娃娃伸着懒腰。春雨过后奇迹般抽节,细竹节生着绒毛,在阳光里泛着银光。有堂阅读课我们学习《竹子精神》,赵老师推开木格窗说:"听!竹子在和你们赛跑呢!"果然听见竹枝轻扣玻璃的哒哒声,风过时竹叶像翻动的书页。
上学期期中测验失利,我趴在窗边看雨打竹枝。竹竿被压弯成满弓,雨水顺着青翠的竹节流淌,却在黄昏前重新挺立如剑。忽然想起语文课上学过的那句"千磨万击还坚劲"。第二天晨读时,全班齐诵这首诗格外响亮。竹子越长越高,枝梢扫到三楼新教室的窗沿,毕业前我们给它们起了名:最高那根叫"书声",总在晨读时沙沙应和的叫"知了"。
三、雨后的小溪
暑假返校那天突降暴雨,后山的小溪兴奋地奔流起来。水声盖过上课铃声,连最严厉的数学老师都笑着摆手:"去听听水的朗诵课!"我们赤脚踩进沁凉的溪水,鹅卵石在脚底像颗颗圆润的音符。班长发现妙处:"看水流!"在落差大的石阶处,清泉突然纵身跃下,在半空碎成千百颗水晶珠子,坠入深潭的闷响像低音鼓点。
自然老师教我们水调歌谣,让水流替大家打节拍。小林总在急流处忘词,副班长指着一路绕石前行的支流:"学它!慢些也不怕!"后来参加市朗诵赛,她摘得银奖的照片旁写着:"感谢我的小溪老师"。入冬前我们采来芦苇,扎成十七个小筏,每个筏子载着全班心愿卡。结冰那日,纸船都冻在冰面,像凝固的音符谱在五线谱般的溪流上。
四、升旗仪式
每周一晨曦微露,操场便聚成蓝色海洋——那是我们整齐的校服。红旗在风里铺展如展开的巨幅诗稿,负责朗诵的林悦紧张地捏着稿角。五岁时她曾因口吃被嘲笑,此刻全校目光像聚光灯投来。"别怕,"校长轻拍她肩膀,"鸟儿飞前都要拍拍翅膀的。"国歌前奏响起那刻,梧桐树叶突然沙沙助威。
小姑娘深吸气,清亮嗓音划破静空:"我站在五星之下..."几百个喉咙自然跟诵,声浪如潮推动红旗升向蓝天。鸽群恰在此刻掠过,翅膀扇动带出的气流拂过脸庞,像是天空的赞叹。礼毕发现林悦眼角含泪,手中稿纸被攥得汗湿,却绽放出灿烂笑容。自那天起,校播音站多档节目由她主持,我们都说那次国旗下朗诵,是她人生扉页最精彩的开篇。
五、书包里的诗集
墨绿封皮的诗集是十岁生日礼物,扉页题着:"每个字都是会飞的蒲公英"。最初它总在书包夹层沉睡,直到四月诗歌会才被唤醒。夜灯染黄纸页时,我笨拙模仿着"春风吹又生"的韵脚,窗台上野猫应和般长鸣。那些诗句在晨读课渐渐苏醒,当念到"露珠在草尖旋转",同桌指着窗台:"快看!真在转呢!"
诗歌的魔法从此展开。跳皮筋时想起"身轻如燕"就蹦得更高;雨天伞被刮翻反觉得"风解金铃"用得真妙。学期末和班长合作《四季组诗》,排练时突发奇想加入溪水声录音。掌声响起那刻,忽然领悟赠言的真意:念出"蒲公英"时,真有绒毛般的诗意落在心上。诗集越翻越厚,页边粘着银杏书签、蜗牛干壳,每件收藏都牵连着朗诵时的欢欣悸动。
这五篇原创朗诵美文通过梧桐树、青竹、小溪等自然意象,结合升旗仪式、晨读课等校园场景,以清新流畅的文字呈现童年美好,作品韵律生动富有朗诵节奏感,帮助小学生在感受文字美的同时培养表达能力。
小学生经典朗诵美文相关文章:
小学生经典朗诵美文五篇精选





下一篇:红岩革命精神美文摘抄五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