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《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作于元丰四年(1081年)苏轼谪居黄州期间,是和韵章楶杨花词的千古绝唱。全词以"似花非花"开篇定调,将杨花飘零与思妇离愁熔铸一体,在"抛家傍路"的漂泊意象中暗寄身世之感。结句"春色三分"的数学化抒情,开创宋词理性审美新维度,被王国维誉为"最工"咏物词。
原文
《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
【作者】苏轼 【朝代】宋
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。抛家傍路,思量却是,无情有思。萦损柔肠,困酣娇眼,欲开还闭。梦随风万里,寻郎去处,又还被、莺呼起。
不恨此花飞尽,恨西园、落红难缀。晓来雨过,遗踪何在?一池萍碎。春色三分,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。细看来,不是杨花,点点是离人泪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杨花像花,又好像不是花,也没有人怜惜,任由它飘坠。离开了树枝,飘荡在路旁,细细思量仿佛又是,无情,实际上则饱含深情。它被愁思萦绕,伤了百折柔肠,困顿朦胧的娇眼,刚要睁开又想闭。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,本想寻夫去处,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。
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,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,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。早晨一阵风雨,杨花踪迹何处寻?一池浮萍,全被雨打碎。满园春色分三成,两成变尘土,一成随流水。仔细看来,那全不是杨花啊,全是分离人的泪。
注释
⑴水龙吟:词牌名。又名“龙吟曲”“庄椿岁”“小楼连苑”。《清真集》入“越调”。一百二字,前后片各四仄韵。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,宜用去声。结句宜用上一、下三句法,较二、二句式收得有力。
⑵次韵:用原作之韵,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,称为次韵。章质夫:即章楶(jié),建州浦城(今属福建)人。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,常与苏轼词酬唱。
⑶从教:任凭。
⑷无情有思(sì):言杨花看似无情,却自有它的愁思。用唐韩愈《晚春》诗:“杨花榆荚无才思,唯解漫天作雪飞。”这里反用其意。思:心绪,情思。
⑸萦:萦绕、牵念。柔肠:柳枝细长柔软,故以柔肠为喻。用唐白居易《杨柳枝》诗:“人言柳叶似愁眉,更有愁肠如柳枝。”
⑹困酣:困倦之极。娇眼:美人娇媚的眼睛,比喻柳叶。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。
⑺“梦随”三句:用唐金昌绪《春怨》诗:“打起黄莺儿,莫教枝上啼。啼时惊妾梦,不得到辽西。”
⑻落红:落花。缀:连结。
⑼一池萍碎:苏轼自注:“杨花落水为浮萍,验之信然。”
⑽春色:代指杨花。
赏析
苏轼的《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,以超凡脱俗的想象力与深沉情感,将咏物词推至“遗貌取神”的化境。它虽为和作,却远超摹形写态的层面,赋予无根飘零的杨花以深刻的生命意蕴与人生况味。
开篇“似花还似非花”便点破杨花身份的模糊与命运的孤寂,“无人惜”更道出其卑微。然苏轼笔锋一转,以“无情有思”的悖论,悄然为物象注入情思。核心妙笔在于“萦损柔肠,困酣娇眼,欲开还闭”,彻底抛却外形描摹,将杨花飘飞欲坠的姿态,幻化为思妇愁肠百结、慵倦迷离的情态。杨花之“态”与思妇之“情”于此浑然交融。“梦随风万里”三句,更借思妇飘渺无着的寻郎之梦,赋予杨花灵魂的漂泊感,隐喻着人生中追求与失落的无常。
下阕情感升华,“不恨此花飞尽,恨西园、落红难缀”,由惜花转向痛惜整个春天的消逝。杨花成为春归的象征。“晓来雨过”追问其归宿,“一池萍碎”的意象凄美而苍凉,暗示生命最终的消散。最奇崛者当属“春色三分,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”,以石破天惊的想象将抽象春逝量化分割,委于尘土、付之流水,道尽美好事物无可挽回的湮灭,饱含哲理深悲。
结句“细看来,不是杨花,点点是离人泪”乃全词灵魂所在。在凝神谛视的刹那,物象发生本质飞跃——漫天杨花尽数化为离人斑斑血泪。这惊心动魄的转化,使自然物象彻底消融于人类最深沉普遍的离别之痛、飘零之悲与生命幻灭之感之中。苏轼以其天才的想象与深邃情感,实现了咏物到咏怀的终极升华,在物我交融、虚实相生间,创造了凄美缠绵又震撼人心的艺术境界,堪称咏物词中“以神驭形”的不朽典范。
创作背景
这首千古绝唱诞生于苏轼人生低谷的黄州贬所。好友章楶寄来一首优秀的杨花词,触发了苏轼的创作灵感。他选择“次韵”这一高难度方式回应,既是对朋友的尊重与交流,也是一次艺术上的自我挑战。更重要的是,暮春飘飞的杨花完美地映射了苏轼当时漂泊无定、失意落寞、感慨人生无常的心境。他将自己深沉的身世之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,借物寓情、托物言志,融入对杨花的精妙刻画中,最终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、情感真挚、超越原作的咏物词典范。
简析
苏轼的这首《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,是和韵友人章楶(字质夫)咏杨花词的名作。它不仅完美地遵循了原作的韵律和题材,更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深邃的情感寄托,超越原作,成为咏物词中“以神取形”、“遗貌取神”的典范,展现了苏轼天才的想象力和深婉的情思。
作者简介
苏轼(1037-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北宋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,在诗、词、文、书、画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巅峰成就,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豪放词派的开创者(代表作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)。但仕途坎坷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黄州,后又接连被贬惠州、儋州。他生性旷达乐观,即使在逆境中也热爱生活(创制东坡肉等美食),其作品和人格魅力影响深远,被誉为“千古第一文人”。
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相关文章:
苏轼《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



